长期购煤协议如何避免纸上谈兵
在本文看来,传统中国法律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家户性。
如果剔除和无视意识形态之争与目的论分歧,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的定义就能够成为寻找法治要素的指引。在不加限制的条件下,法治迷信论反对的是法律的统治和法律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
牟宗三说:中国老习惯中所说的法治是按照法家所传下来的传统而讲的,所以一提到这个名词就令人可怕。具有统一权威的国家是建立在法的尊严得以尊重和保障的前提之下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是一种拟人化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它与践踏法律、破坏法治的历史教训遥相呼应,也揭示了法治自身的主体地位和属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确立了一系列反映改革开放法治成果的能指声音形象,如法律权威、权利本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治国方略、法治国家、法治体系、良法善治、法治现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国等,这些概念及其概念系统能够区别对待法律和法治意指的范围和方向,并逐渐奠定了建构法治中国的法治符号系统。因此,法律高于政府的理念是法治的核心理念,由这一核心理念所构建的法律制度和政府就是法治制度和法治政府。极端的规范多元主义走向了无政府主义的道路,导致法律虚无主义。
如果公权力者诚心服务于人民,不滥用公权力以谋私利,也不需要以强制力为特征的法律规范。儒家德治论以假设的方式树立理想公权力者主体资格,以期通过公权力者克己、修身以及身正等自我约束机制来实现社会和国家的大治。1945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
全过程民主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1月2日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社区治理和服务情况时首次提出的。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各级国家机关在具体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要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来作出具体的履职行为,因此,依靠多数决作出的政治决断或者治理决策只适用于一部分行使国家权力的活动,而绝大多数领域必须要遵循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决策制,例如,我国现行宪法所规定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军委主席负责制,等等。并且,只有这个制度才既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对如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要求贯穿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机制的全过程提出了全面和系统的要求,也就是说,要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
人民政协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的。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必须坚守的十一个坚持中的最重要的一项坚持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作为人民民主的主体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区别于任何一种形态的民主形式。故全过程民主的价值要求必须要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各项具体制度中体现出来。民主这种治理理念和治理机制也具有完整的产生、存在、发展到消失的运动形式,因此,对民主实现状况的判定不能仅仅凭借多数人决策的结果,还要结合多数人决策机制赖以存在的社会背景、制度条件以及保持多数人决策的结果所具有的稳定性、延续性来作出综合性价值判断。上述规定通过确立政治协商制度的宪法地位,肯定了人民民主政治制度的协商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求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四、全过程民主必须在法律制度框架内才能实现有序化运行 关于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关系,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都作过探讨。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人民的主体性价值更是得到了充分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但值得注意的是,协商本身不是民主,是民主的前提,因此,目前在两会之后形成的由两会授权新华社发布重要文件的机制存在法律上的一些问题。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要从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各项具体制度入手。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从抗日战争时期的边区参议会到解放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普遍召开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都是中国共产党结合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
由此可见,从过程来考察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辩证法原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确立的全面依法治国五项原则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并强调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民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必须要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宏观和整体上来全面和系统地加以考察,不能只盯着民主在治理过程中个别环节和个别节点的闪光点,应当对民主制度的好坏优劣作出全方位的判断。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人民政协实际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因此,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设计来看,不仅各级人大的活动要自始至终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国家机关也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检察院都由各级人大依法产生,并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的监督。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专题选编论文对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特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特别是探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理论特质及其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载体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路径和改革措施, 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所面临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等等,旨在为学界进一步深化对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研究提供学术上的研究思路。1949年9月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全体会议。
上述条款规定为全过程民主的有效运行和充分发挥自身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制度功能划定了基本的法律界限。作者: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共产党总结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一个重要认识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由此可见,在重视民主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价值时,不能忽视对以自由为内涵的人权价值的尊重和保障。
协商是为民主提供条件和基础, 可以增强民主制度运行的动力, 所以, 只要是人民民主发挥自身治理功能的场景, 都应当有协商行为的存在。在法理上或者广义上可以使用协商民主这样的概念,但在制度上必须要服从人民民主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所具有的严格逻辑特征要求,不能简单采取捆绑式的认识方法来解读政治协商在实现人民民主中的作用机理,要尊重法律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年中,人民政协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人民民主最重要的制度实现机制。对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民主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存在的非全过程的弊端,法国埃库斯·马赛第三大学路易·法布奥罗(Louis Favoreu)教授在《从民主主义到法治国家》一文中分析得特别透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一、民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民主治理方式必须具有全过程存在和发展的时空特性 民主两字在古汉语中意指民的主宰。
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提出,中国可以采取全国省县区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作为民主发挥治理功能的逻辑前提,协商是民主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没有对民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所具有的决断作用的认可,民主价值再好,也无法在政治实践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如果在集中时缺少必要的协商,那么,民主程序产生的意见和建议就很难得到集中程序的科学尊重,因此,要保证民主集中制不偏离人民民主的价值要求,必须要将协商民主的精神贯彻到集中程序中。集中阶段需要重点强调协商精神,也就是说,即便是集中,也需要在基于民主结果难以作出有效决断的情形下,最大限度地采取协商机制,用协商来捍卫基于民主机制形成的结果或结论。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最早来源于全过程民主这一政治理念。可见,从全过程的视角来认识民主存在和运动的特征,已经成为国内外政治理论关注的重点。
此外,在我国现行政治制度下,基于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机制自1954年全国人大产生之后始终伴随着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全过程,因此,全过程民主包含了对协商民主作为人民民主的基本制度内涵的连续性的制度要求。新华社至多只能称全国人大受权发布才符合宪法关于宪法修改的制度要求,这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协所发挥的协商作用只是人民民主决断机制的前提和条件,而不是人民民主中民主的一部分,协商与民主在行为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三、协商民主应当伴随全过程民主的始终 协商民主是我国现行宪法所确认的人民民主的一项重要特征。但集中如何尊重民主所形成的结果或结论,这里最有效的保障民主成果的制度手段就是协商。
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是通过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